再傳巨響!滴滴監管影響未止步于中美 歐洲海外拓展緊急喊停 外媒披露“英國城市拓點擱置、新裁員浪潮來襲”

2021-08-24

彭博社本周初撰文引述消息人士所披露,中國網絡叫車巨頭滴滴出行(DIDI)受到中國下令整改,決定暫停在歐洲海外擴張的新計劃。消息指出,在歐洲挑戰優步(UBER)的計劃已經被暫時擱置,其中包括數個英國城市的拓點計劃,而且將迎來一波裁員浪潮。

滴滴發言人日前發表聲明稱,滴滴已經在英國建立國際人才中心,此外任何人事事宜都將嚴格保密。滴滴將繼續探索更多的新市場,并已經在南非、厄瓜多爾和哈薩克等國家推出網約車服務。消息人士則提到,滴滴最早今年上半年在英國、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市場推出服務,在當地招聘新員工,并成立專門負責歐洲業務的團隊。

彭博資訊(Bloomberg Intelligence)分析師Matthew Kanterman和Tiffany Tam認為,新限制可能會促使滴滴業務利潤率減半,加速該公司從不盈利的國際市場退出,因為海外叫車服務正面臨著無情的競爭壓力。

分析師們也指出,滴滴在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市場的國際地位薄弱,而從對手手中搶奪用戶的行銷成本,可能會讓滴滴蒙受巨額損失,滴滴或許需要重新考慮其國際戰略。

而根據每日電訊報的消息披露,盡管已在多座城市取得經營許可,滴滴仍計劃將英國業務的啟動至少延期12個月。

美國股市的中概股可謂是近期全球聚焦話題,中國網信辦監管促使滴滴出行應用程序在商城中下架后,華爾街日報此前引述消息人士所指,驚傳為安撫中國與背后股東的情緒,正考慮做出私有化下市的決定,但滴滴隨后否認并強調消息不屬實。

華爾街日報消息指出,鑒于6月底公開上市后引發的一系列爭議,滴滴出行持續在與金融界、監管機構和主要股東探討如何解決問題。其中所討論出的其中一個方案是私有化,通過收購其公開流通的股票讓滴滴從美國股市下市,旨在安撫監管層情緒,并彌補主要股東的損失。

但滴滴出行29日下午出面否認,稱公司私有化的消息并非屬實,且重申公司正在積極全面配合網絡安全調查。這說法與此前表態相似,滴滴回應中國網信辦的監管政策時提到,公司將積極配合網絡安全審查,在此期間相關部門的督導指導下,全面整頓和排查網絡安全風險,持續完善網絡安全體系和技術能力。

回顧中國網信辦與滴滴的事件,中國網信辦7月2日在網站指出,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,維護國家安全,保障公共利益,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》,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《網絡安全審查辦法》,對“滴滴出行”實施網絡安全審查。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,防范風險擴大,審查期間“滴滴出行”停止新用戶注冊。

中國網信辦此前指出,根據舉報,經檢測核實,“滴滴企業版”等25款應用程序(APP)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》相關規定,通知應用商店下架上述25款應用程序,要求相關運營者嚴格按照法律要求,參照國家有關標準,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,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。各網站、平台不得為“滴滴出行”和“滴滴企業版”等上述25款已在應用商店下架的應用程序提供訪問和下載服務。

針對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問題,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20日表決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》。個人信息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。其中明確:一、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信息推送、商業營銷,應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提供便捷的拒絕方式;二、處理生物識別、醫療健康、金融賬戶、行蹤軌跡等敏感個人信息,應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;三、對違法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用程序,責令暫停或者終止提供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