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金市場過去兩年的持續上漲,背後央行需求發揮了關鍵作用。儘管連續三年錄得創紀錄的購金規模,但分析師認為,官方儲備仍有充足的增長空間。
週二(9月2日),Crescat Capital合夥人兼宏觀策略師塔維·科斯塔(Tavi Costa)在接受Kitco News採訪時表示,當前央行的購金力度相較上世紀80年代仍處於相對低位。
“央行仍處於積累黃金、重建官方儲備的早期階段,”科斯塔說。“沒有理由認為黃金不能占到官方儲備的80%。這對金價意味著什麼?隨著央行持續買入黃金,我預計金價將達到現價的數倍。”
黃金在央行儲備中的地位攀升
科斯塔指出,黃金迎來一個重要里程碑:自1996年以來首次,黃金在央行儲備中的規模已超過美國國債。更廣泛的趨勢同樣明顯。歐洲央行今年6月發佈的報告顯示,黃金在全球官方儲備中的占比已超過歐元。
他強調,央行加速多元化佈局黃金並不令人意外,因全球主權債務正以不可持續的速度增長。尤其是美國的經常帳戶赤字與財政赤字,使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面臨挑戰。
“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面臨如此困境,”科斯塔表示。“在這種環境下,美元相較其他法定貨幣被嚴重高估。”
科斯塔認為,容忍通脹上升是解決高企債務的有限途徑之一,這意味著美元價值將進一步走弱。
新興市場領跑,發達國家或將跟進
迄今為止,新興市場需求是推動官方儲備的關鍵力量。但科斯塔預計,隨著美元進一步走軟,發達國家央行也將逐步入場。
他解釋稱,部分發達經濟體央行遲遲未加大購金,原因在於其儲備比例已處高位。例如,美國持有的黃金占其官方儲備的78%;德國央行持有3350噸黃金,占外匯儲備的77.5%;葡萄牙的黃金更占到其官方儲備的84%。
“如果美元和美債持續貶值,所有央行最終都將被迫買入黃金,以維護本幣購買力。”科斯塔補充道。
投資者仍有長期機會
對於投資者而言,科斯塔強調,即便在當前每盎司3500美元的價位,黃金依舊是極具吸引力的長期配置資產。
短期來看,他預計即將到來的美聯儲降息將點燃金價在年底前的進一步動能。但他提醒投資者,不應只關注短期波動,而應著眼於長期佈局。
“十年後回頭看,我們會發現,認為當前價格已接近頂點是多麼愚蠢,”科斯塔說。“全球宏觀經濟的失衡如此嚴重深刻,金價離其應有水準依然相距甚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