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CPI重磅來襲!0.3%與0.4%的細微差距,市場反應恐大不同

2025-09-11

美國通脹前景依舊存在不確定性,本周的數據可能顯示8月CPI環比上漲約0.3%,這將使年率升至大約2.9%。部分分析師甚至認為同比增幅可能觸及3%。

推動通脹上升的因素主要來自食品和能源成本。一項預測顯示汽油價格可能環比上漲2%,這意味著通脹壓力依舊存在,消費者在結賬時會感受到成本上升。

真正的焦點在於核心CPI(剔除食品和能源波動)。市場觀點分化:一派預計環比上漲0.3%,同比將維持在3.1%;另一派更謹慎,認為可能達到0.4%,這是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高,也是近兩年來第二高。

0.3%與0.4%的細微差距並非簡單數學問題,它可能改變市場對通脹的整體解讀。0.3%的漲幅或許仍可視作價格增速的緩慢放緩,而0.4%則可能意味著通脹再度升溫,打擊市場對物價降溫的信心。

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美聯儲會改變政策立場嗎?答案是否定的,但市場可能會迅速反應,投資者可能要求更高的債券收益率。

通脹壓力的來源

這次通脹上升看似範圍更廣,而非少數品類推動。核心商品價格可能環比上漲0.25%,推動同比升至自2023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。新車、服裝、運動用品甚至手機和平板都有可能是推手。

與此同時,市場期待的服務通脹放緩似乎正在減弱。預測顯示,核心服務價格在8月可能環比上漲約0.30%,其中旅遊相關服務——尤其是酒店價格——漲幅接近1.0%。商品與服務的雙重上漲表明,價格壓力已不再局限於個別領域,而可能更深地根植於整體經濟。

儘管勞動力市場仍是討論焦點,決策者也會密切關注這些通脹趨勢。

美聯儲的政策難題

未來美聯儲的道路預計將十分崎嶇。獨立性問題、疲軟的勞動力市場以及政治博弈將使美聯儲在2025年餘下的時間繼續處於聚光燈下。若通脹因關稅逐步傳導並由企業轉嫁給消費者而再度升溫,通脹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重新成為主導議題。

CPI數據公佈時,美元走勢主要受兩方面影響:一是利率差——美國國債收益率與海外收益率之間的差距;二是市場對美聯儲政策的預期。當CPI數據改變市場對美聯儲行動的看法時,也會改變美元資產的吸引力。

如果CPI“炙熱”(核心≥0.4%),表明通脹依舊強勁,市場可能認為美聯儲將繼續收緊甚至更激進。這將推高美元需求,國債收益率上升,美元指數(DXY)走強,同時股市承壓。

如果CPI“冷靜”(核心≤0.3%),暗示通脹放緩,市場可能轉向鴿派,押注美聯儲更早暫停或降息。收益率預期下降使美元承壓下跌,國債收益率下降,股市則可能受益於資金成本下降。

若數據恰好符合0.3%的預期,市場可能出現“買預期,賣事實”的技術性波動。如果此前已消化鷹派預期,那麼符合預期的結果反而可能短暫壓低美元。這也說明公佈數值與市場共識的差距才是真正關鍵。

市場可能的演繹

核心CPI ≥0.4%:美元走強、收益率上升、股市承壓。

核心CPI ≤0.3%:美元走弱、收益率下降、股市走強。

在當前環境下,市場預期通脹小幅回升。如果結果偏軟,短期內可能推高9月17日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,美元或將遭遇拋售。但這種走勢可能不會持續太久,待市場消化數據後情緒將趨於冷靜。

美國股市近期已持續走高,無論數據結果如何,預計股市波動性仍將超過其他資產類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