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博:中美或達成貿易協議,將限制關稅對兩國經濟的衝擊

2025-10-28

彭博經濟研究撰文稱,美國總統唐納德·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的貿易緩和協議,將限制關稅對兩國經濟的衝擊,並讓中國保持對美出口的大部分份額。

彭博經濟學家Maeva Cousin和Rana Sajedi在報告中指出,如果美國取消與芬太尼相關的20%關稅,但保留特定行業關稅並維持10%的對等稅率,中國對美出口的降幅將不到10%,而如果關稅保持在目前的水準,預計中國對美出口將下降70%。在這種情況下,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損失將縮減至0.5%。

這一前景在兩國元首計畫於週四在韓國會晤之前達成框架協議後,提振了全球市場信心。

汉声APP

這一前景令全球市場歡欣鼓舞。在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領導人定於週四在韓國舉行會晤之前,上週末雙方達成了一項框架協議。

在馬來西亞的會談於周日結束後,一位中國官員表示,雙方在出口管制、芬太尼和航運關稅等議題上達成初步共識。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隨後表示,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100%關稅的威脅“實際上已經被擱置”,並預計中國將進行“大規模”大豆採購,並推遲實施廣泛的稀土出口限制。

彭博經濟研究還模擬了另外兩種情景:

第一種是“中國單獨應對”。即隨著中國工業政策導致的產能過剩外溢,全球其他國家紛紛採取類似美國的關稅措施,而中國則進行報復。在這種情況下,到203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可能損失多達4%。

第二種是“北美堡壘”。即美國、墨西哥和加拿大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集團,彼此之間取消關稅,卻提高對其他國家的關稅,其他國家則進行報復。加拿大和墨西哥將受到最大衝擊,而中國將失去對美出口的“免稅後門”。

目前的關稅體系讓美國進口商的平均關稅水準從一年前略高於2%上升至接近16%。

Cousin和Sajedi指出:“通過遠離全球貿易,美國可能成為最大的輸家,到2030年其GDP將下降0.7%。國內製造業的任何增長,可能都會被服務業的損失和更高的投入成本所抵消,使整體經濟狀況更加惡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