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國銀行投資研究院全球股票及實物資產主管 Sameer Samana 表示,利率下降、全球不確定性上升、美元走弱,以及加密貨幣回調等因素,正共同為黃金下一階段的上漲創造極為強勁的條件。
Samana 週三(11月26日)在接受 Kitco News 採訪時表示,黃金的多年上漲趨勢仍保持完好。
他指出:“上漲趨勢並未受到任何破壞。不過,這並不意味著短期內不會有盤整。美聯儲可能在12月降息——我們認為他們會降——但也可能推遲到1月。但無論如何,降息即將到來。”
![]()
Samana 表示,隨著特朗普繼續推進其人事任命,美聯儲將變得更加鴿派,尤其在鮑威爾繼任者可能於12月正式出爐的情況下。“目前來看,哈塞特是熱門人選,”他說,“市場將越來越關注他的表態,而這些觀點大概率會與現任理事米蘭的立場相似,他會支持將利率降至2%區間。”
他指出,這將削弱黃金最大的阻力之一——持有無收益資產的機會成本。“隨著利率下降,特別是實際利率下降,黃金的買盤將進一步增強。”
Samana 還表示,這一環境可能導致美元進一步疲軟。
他指出:“美元指數此前從110跌到96,跌幅接近15%,而此次反彈只有3%至4%。在如此快速而深度的下跌後,美元的孱弱非常明顯。未來12至15個月,美元大概率停滯,或在最糟情況下橫盤整理。”
他說:“我們不認為美元會從這裏開始走強。”
Samana 還看到全球市場的廣泛多元化趨勢,他認為這將進一步推動金價上漲。
“在這個不確定性極高的世界裏,投資者正在尋找新的多元化工具,以取代過去債券所扮演的角色。”他說,“在通脹持續偏高、美聯儲在通脹仍有3%時開始降息的環境下,黃金成為關鍵的分散化資產。”
富國銀行還認為,黃金的上漲將得到其競爭對手疲軟的進一步助力——包括 AI 概念股和加密貨幣。
他說:“過去大量資金流入美國,是因為高利率和在動盪世界中被視為較穩的投資環境。此外,美國 AI 股的亮眼表現,使得投資者願意把全球資金換成美元買美股。但這些推動因素如今正在減弱。”
“AI 已成為全球主題,”他補充說,“投資者現在買臺灣、韓國、中國的科技股的可能性幾乎和買美股一樣,因為全球 AI 產業鏈的建設在其他地區加速。某種意義上,美國由於政治變化,現在也變得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樣不確定。”
Samana 認為,全球股票——尤其是 AI 類股票——之間的高度關聯性,使其難以為投資者提供真正的分散化。
他說:“投資者開始意識到,‘尾部風險太難量化,傳統的買全球股票的多元化策略已不再可靠,需要非股票類資產參與。’”
過去幾年黃金上漲期間,加密資產也曾因其表現與分散化屬性而受歡迎,但 Samana 稱,這一邏輯已不再適用。“比特幣曾填補這一空缺,但過去6到12個月已經明顯走弱。事實證明,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是黃金。”
Samana 指出,另一個被忽視的指標是:黃金實際上已經跑贏美國股市多年。
他說:“如果你觀察‘標普500以黃金計價的走勢’,峰值是在2021年底。現在已經進入股票相對黃金弱勢的第四年,這一點很多人忽視。”
他說:“我們常常難以說服投資者配置大宗商品。我會告訴他們,整體大宗商品是良好的分散化工具,而黃金這部分尤其表現突出,而且持續時間並不短。”
Samana 在9月曾指出,富國銀行預計未來12個月大部分風險資產表現會非常強勁。
他表示:“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的環境對幾乎所有風險資產都極為有利。極為罕見的是,美聯儲在通脹仍明顯高於2%目標(當前為3%)的情況下開始認真討論降息。”
他補充:“很明顯,美聯儲的關注點正在從通脹轉向勞動力市場。對高質量風險資產來說,意味著‘遊戲重新開始’。”
Samana 表示,這種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回升,已經反映在股市——以及金價——之中。“在美聯儲轉向之際,除了債券,很難對任何資產做空。”
即便富國銀行預計勞動力市場將繼續走弱、美國經濟將放緩直到2026年初,Samana 認為市場已提前計入這些因素,因此股票最多只是出現較溫和的二次回調。
他說:“市場往往領先經濟表現。我們在今年一季度看到的幾乎接近熊市的深度調整,已經反映部分關稅與貿易衝擊。因此我們會在今年四季度和2026年初看到經濟疲軟,但股市回調可能也就5%到7%,最多10%,不會重現上半年那種跌幅。”
他說:“股票可能會在季節性強勁的第四季度獲得支撐,而經濟要到2026年第一或第二季度才可能企穩。”
Samana 強調,黃金的邏輯是結構性的。
他說:“如果美聯儲在通脹仍有3%時開始降息,意味著他們在把債券投資者‘推入車底’。債券將承受更大壓力,而在高通脹環境中,債券難以發揮分散化作用。因此投資者需要尋找新的分散化工具,而黃金是最直接的替代品,它在不確定時期表現更好。”
“從央行和機構投資者的角度看,則是逐步實現‘去美元化’的資產配置邏輯,”他說,“尤其是美國新政府的政策取向與上一屆截然不同。事實上,全球央行自2022年因俄羅斯遭制裁以來,就開始重新評估手中美元資產的比例。”
他補充說:“此外,如果各國將經濟增長置於財政紀律之上,這最終也將帶來更高的通脹。”